提前申請的錄取率更高,卻不代表更容易:回到你的申請策略

在進一步討論《紐約時報》上刊登的 Tulane University(杜蘭大學)ED 爭議之前,我想先簡單釐清美國大學常見的幾種申請方式(如果還沒有看過這篇新聞,建議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新聞翻譯:<學生放棄杜蘭大學 ED 錄取 高中母校遭波及禁申請>

  • RD(Regular Decision)是一般申請。

  • EA(Early Action)是不綁定入學承諾的提前申請。

  • REA (Restricted Early Action)同樣不綁定入學承諾,但投遞其他提前申請會設有限制。

  • ED(Early Decision) 則是唯一有「綁定入學承諾」的提前申請,學生在同一季只能向一所大學提出 ED 申請。

首先,我想強調的是:學生「不一定要」選擇提前申請,這點真的非常重要。

ED、EA、REA 都只是提前申請的一種方式,並不代表學生至少要申請一間。如果你認為在提前申請截止日前,遞出完整的申請資料會太趕的話,全部大學都申請 RD 也完全沒有問題。

尤其當你沒有非去不可的 dream school,我更不建議你為了「賭賭看」而申請 ED,免得在收到錄取通知後,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。

大家可能都有聽說,不論是 ED、EA 或是 REA,提前申請的錄取率真的會比較高嗎?是的,提前申請的錄取率確實比一般申請高許多,但我認為在下決定前,理解背後的邏輯更為重要。

以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(賓州大學)為例,2024 年秋季 ED 錄取率約為 14%,而 RD 僅約為 5%。雖然差距看似明顯,但這並不代表任何人遞交提前申請,都能輕鬆被錄取。

為什麼提前申請的錄取率比較高呢?

一方面,通常願意提前申請的學生,他們的 SAT 或 ACT 成績大多已高過學校過往錄取的門檻,不但有穩定的在校表現,也有清楚的學術動機與扎實的活動累積。這些特質本就非常符合該校過往的錄取要求,這也意味著學生只要遞出提前申請,就很容易被學校相中;另一方面,就大學的角度而言,在提前申請階段會收到最多有高度就讀意願,且在學術、品性與價值觀上與學校高度契合的學生。為了提高入學率,大學自然會在提前申請階段錄取較多的學生。

因此,你看到的「錄取率較高」,其實是由「申請人本身就已符合學校錄取標準」與「學校希望留住高度匹配的學生」這兩個因素形成的,學校的錄取標準並沒有放寬。提前申請絕非能夠無視自身落差、抄捷徑的方法,因為真正在這個階段放大優勢的,是那些本就符合資格、甚至超越學校錄取標準的學生。

而決定是否要提前申請之前,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考量:兼顧課業與準備時間的壓力

這點真的非常重要!

多數學生在 12 年級上學期的課業負擔還是非常沉重,只想一股腦盡快送出申請資料。這時如果想把手頭上可提前申請的學校全部準備起來的話,真的非常非常的吃力,連寫 essays 也可能迫於時間壓力,不得不簡單帶過,能交出去就好,犧牲了本來可以用心展現實力的機會。

比起草草了事,我更希望學生誠實評估自己的課業及準備時間,再決定哪些學校值得提前申請、哪些適合放到 RD 以更完整地呈現資料。是否遞出提前申請,應該由準備進度與自身匹配度來決定,而不是被焦慮催促決定。

最後,讓我們回到這次 Tulane University 事件的風暴核心:ED。為什麼 ED 條件那麼嚴格,大家還是會想申請?

正因為條件嚴格,卻仍勇敢遞出申請 ED 的學生,對於大學來說,沒有什麼比這更能展現他想就讀該校的極大興趣與決心了!這會讓申請者在整體審查中獲得些微加分。

那麼,學生在 ED 被錄取之後,是否存在「可以不就讀、且大學會接受」的正當理由呢?

有,但門檻很高,必須有明確的佐證資料,例如:家庭財務在錄取後發生重大變動,經與學校充分溝通與申請援助後,仍無法負擔學費;出現不可抗力的事件,像個人重大意外或戰爭等因素,導致無法出國就學。總之,這些都不是一封簡單的 Email 可帶過,必須要備妥完整、可驗證的文件,如實向校方說明。至於「為了迴避 ED 承諾,第一年不念、隔年再重新申請」的想法,基本上也不可行。學校之間的資訊流通遠比多數人想像中來得高,一旦被認定為不當操作,不只後續的錄取,甚至已發出的錄取都可能被撤銷。因為誠信是一種門檻,也是一種保障。

回頭看 Tulane University 的處置,情感上我理解大家對學弟妹被牽連的反感,但從制度層面,我也理解大學為何要在信任被破壞時釋出明確的訊號:承諾就是承諾,規則不是參考。這不是為了懲罰誰,而是提醒所有參與者──學生、家長、老師、顧問與學校 — 唯有把誠信與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,整個系統才有可能持久而健康地運作。

※本文章由 COOPER 高博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原創,版權所有。歡迎分享並註明出處與本頁連結。我們樂於分享資訊,讓更多人受益,也歡迎大家交流想法。惟請勿未經授權全文轉載或改寫發布,感謝您的尊重與支持!※

Next
Next

美國大學申請裡被忽略的信任邊界:如何保護自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