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普政府政策引發效應 加拿大大學美國學生申請數顯著上升

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削減高等教育聯邦補助、撤銷部分國際學生簽證,加拿大多所大學近期明顯感受到來自美國學生的申請熱度上升。

美國學生轉向加國 申請數量顯著提升

多倫多大學(University of Toronto)表示,截至 2025 年課程申請截止日,美國學生的申請量已有明顯成長。該校媒體事務辦公室指出:「針對 2025 至 2026 學年,潛在美國學生的申請數較過去幾年顯著增加。」

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多倫多大學的申請截止日為 1 月底,正值美國總統就職不久,也尚未完全反映近期川普政府收緊高教政策的影響。因此目前觀察到的趨勢,仍可能持續變化。

UBC 美國申請者錄取率創新高

英屬哥倫比亞大學(UBC)指出,截至今年 3 月,2025-26 學年研究所課程的美國申請人數較 2024 年全年成長 27%;錄取率則比去年同期上升 44%,創下歷年新高。

為因應需求,UBC 上月重新開放數個針對美國學生設計的研究所課程申請,並啟動快速審查機制,以便申請者趕上 9 月入學時程。

研究生及博士後學院助理院長 Jens Locher 表示:「UBC 向來吸引來自美國的學生,但這是我們首次針對美國申請者延長或重新開放申請時程。」他強調,此舉並非擴大招生,「而是為因應部分學生在政策或社會局勢變化下,重新評估升學選項所設。」

國際學生名額受限 加拿大各校招生仍面臨挑戰

儘管美國學生申請熱度上升,加拿大各大學仍受限於整體國際學生名額。加拿大政府已連續第二年對國際學生人數設限。根據加拿大移民、難民及公民部(IRCC)1 月公告,2025 年預計核發 43.7 萬份學生簽證,較 2024 年下修約 10%。

IRCC 已依各省與地區公布名額分配原則,但未針對美國學生或其他特定國籍提出優先規定。多倫多大學回應指出:「我們招收國際學生的規模,會依據聯邦限額與省級配額原則調整。」

💡顧問看法💡

不久前,我有位學生申請兩間加拿大的大學工程科系,結果都被列入候補名單(waitlist)。他的學校顧問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非常震驚,甚至覺得不可思議。

但我必須說,這個結果並不是這位學生不夠優秀,也不是申請環節出了什麼問題,而是這些大學的工程科系本來就是極具競爭性的科系。無論申請哪個國家、哪一個科系,申請結果本來就充滿很多不確定性,所以這個結果對我來說並不意外。

加拿大的大學普遍是出了名的友善,除了常見的錄取(accept),拒絕(reject),候補(waitlist)以外,還會一種結果叫做「替代錄取」(alternate offer)。意思是:你原本申請的科系太熱門了,雖然沒能錄取你申請的科系,但學校仍然肯定你的實力,因此希望你能轉讀其他科系。

過去有許多學生在申請美國大學的同時,習慣把加拿大的大學當作「保底選項」,因為相較於美國,加拿大的大學整體拒絕率較低。很多熱門科系,如商學(Business)、計算機科學(Computer Science)、工程(Engineering)等等,即使沒有錄取原本申請的科系,也常常會先收到候補通知或是提供替代錄取的選項。

但要知道的是,加拿大大部分大學都是公立學校,而公立學校通常會保留一部分名額給本地學生。對國際生來說,熱門的科系本來就是很競爭的,在本地生的配額制度下,可以申請到的名額只會更加有限。

近期,許多家長因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,開始把目光轉向加拿大,卻同時又擔心申請人數因此上升,導致錄取不再像以往那樣相對的容易。不過我認為,無論申請人數有沒有攀升、錄取率有沒有因此下降,我們該申請的學校還是會申請,該做好的風險控管也還是要做好。除非學生手上已經有錄取通知(例如台灣的繁星計畫),不然把任何一個國家的學校當作「保底方案」,本身就是一種不太切實際的想法。

如果你依舊打算把加拿大的大學當作備案,那你就得接受「可能拿不到原申請科系錄取」的結果,甚至準備好轉到像人文這類你原本沒打算主修的科系。而如果這樣的轉換結果是你不能接受的,那加拿大大學就不應該被當作你的備案。

對於有目標、有期待的學生來說,沒有任何一所學校的錄取是百分之百保證的。你的選校名單中,每個錄取機率區間(例如 reach、target、likely)都應該至少包含兩到三所學校。理性看待申請過程,不要因為覺得「大學申請只有這一次」就決定孤注一擲,把所有希望放在最具挑戰性的學校上,這樣只會讓你的申請風險大幅升高。

※ 本文由 COOPER 顧問團隊根據以下公開資料整理並提供觀點分析,供學生與家長參考。文中如有包含評論內容,皆為 COOPER 顧問團隊觀點,並不代表原始新聞來源或引用機構的立場:

Previous
Previous

俄亥俄州立大學宣布:全校學生都須接受 AI 訓練並具備應用能力

Next
Next

美國學生簽證政策變動?請不要驚慌 —— 教育部:台灣學生申請照常辦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