紙本的力量
我一直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有潛力的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不論成果如何,每個人多少會面臨一些屬於自己的障礙,有些來自於個性、有些則與學習技巧有關。作為顧問,我的責任是找到能幫助他們突破障礙的方法,並盡情發揮潛力。雖然為每位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是個挑戰,但學生們的多樣性也時刻提醒我,必須不斷從經驗中調整做法並與他們一起成長。
科技的進步對當今教育是一大挑戰。由於科技的快速發展,我們還來不及停下腳步去思考,如何以較適合的方式將科技融入教育。許多學校已經大規模引進電子產品,例如將黑板全面換成電子白板、紙本教科書瞬間被淘汰、作業也全部改在 iPad 或電腦上完成。這些改變確實為老師和學生帶來了一些便利,例如可以即時處理文件或減輕書包重量,但同時也讓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下降。
專注力變得難以集中
當一個人使用一本書閱讀與使用平板閱讀,專注力是截然不同的。
閱讀紙本書時,翻頁的動作簡單直觀,即使思緒短暫分散,也能迅速回到內容上,因為書本不具備其他的功能,不會引導我們離開頁面;然而,當使用平板閱讀時,如果突然想到朋友推薦的電影或喜歡的歌手出了新作品,我們往往會跳離閱讀頁面去搜尋,而這些中斷可能導致學習時間不知不覺流失。平板的功能使我們能隨時解決心中的疑問,但同時也讓專注力被不斷分割,降低我們的閱讀效率與思考能力。
因此,當孩子在平板上無法專心學習時,將原因歸咎於孩子不用功或不專心,對孩子是不公平的。人類天性中充滿好奇心,尤其是年紀還小的孩子更是如此。平板多功能的設計,本質上就容易分散注意力,這並非孩子的問題,而是科技本身設計的結果。
視野局限在螢幕裡
我們越來越頻繁地遇到思維跳躍的孩子。他們可能在討論某個主題時,突然轉向完全不相關的話題,甚至忘記原本的討論內容。此外,許多數理科老師也越來越常和我們分享,許多學生在解題時經常跳過中間計算步驟,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步驟在腦海中已經運算過了;然而,當最終答案出錯的時候,他們卻很難回溯並找出問題所在。
這種現象與過度依賴平板學習有很大的關聯。由於平板螢幕的尺寸有限,學生在做題時必須不斷放大或縮小畫面,以便在有限的視窗內寫下更多內容;當我們需要查看完整筆記時,又需要不停地滑動螢幕。由於書寫過程變得繁瑣,學生逐漸形成「能少寫就少寫」的心態。長久下來,資訊被過於簡化的「必要」和「不必要」一分為二,越來越多的思考過程只停留在腦中運行,導致他們在「檢討」時難以找到錯誤的根源。
「檢討」是培養思考能力的重要環節
我經常和家長學生強調,補習是極為耗費時間和精力的,因此補習效益最大化的關鍵在於「檢討」。只有專注於檢討,才能真正從錯誤中學習。
學生應該在課前完成練習題,將補習的時間集中於檢討錯誤,找出思考環節或知識理解上的問題,讓老師引導學生繞過盲點、重新梳理邏輯。如果事前沒有自己試著解題,完全依賴老師在補習時帶著做,由於課程有時間壓力,老師無法在每個問題上讓學生停留過多時間深思,往往會提前介入,直接給予解決方式。雖然課程順利進行了,但也間接減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。
同理,當學生過度依賴平板或筆電學習,就難以完整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,檢討的效果將大打折扣。因此,我很常會建議學生在學習時使用紙本,將每個步驟記錄清楚,這樣不僅閱讀起來更直覺,也能省下在小小的螢幕中到處翻找資料的時間。
不記得自己看過的資料
曾經有一位過於依賴電子產品的學生,因學校全面電子化,他已經養成了使用平板學習的習慣。我多次建議他嘗試改用紙本學習,起初他不以為然,但當他需要老師輔導某一科目時,我藉機幫他將所有課程資料裝訂成紙本教材。當看到這些教材堆滿整個桌面時,他感到非常震驚,也意識到自己在平板上忽略了許多內容。他甚至還對我說:「有些資料我都不記得看過。」
這次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電子學習的一大隱患:看過就忘記了。由於電子瀏覽過於快速,學生常常略過一些重要資訊,下意識就跳過不讀,甚至對自己點開過的內容毫無印象;反而傳統紙本的存在感更強,能提醒學生細心閱讀每一頁資料,書寫整理筆記時,也讓學生對不同章節的內容更加印象深刻。
信任孩子,引導他們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
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障礙時,與其急於責怪他們不努力、檢討學習態度,我建議先嘗試尋找出更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。每個孩子都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,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會故意不好好學習、用不理想的成果來打擊自己。他們遇到的障礙往往不是源於態度不佳,而是學習方法不符合他們的性格。當孩子奮鬥過後卻無法獲得預期的回報時,他們很容易喪失信心,產生「我就是學不好的」的負面想法,甚至放棄學習的熱忱。
每個孩子都很獨特,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但這正是幫助孩子建立正確學習態度的關鍵。學習態度不正,通常並非孩子本身的問題,而是因為缺乏成就感所致。試想,當我們熟練掌握某件事情時,是否會因此喪失對它的熱情呢?答案通常是否定的。成就感能激發我們繼續前進、努力,也進一步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。因此,責怪孩子不會改變任何事情,但如果我們願意陪伴在他們身邊,給予心靈支持並引導他們找到方向,就能幫助他們獲得更多動力,願意為自己做出改變。
如果孩子因過於依賴電子產品而頻繁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,可以嘗試回歸紙本。雖然紙本可能不像平板那麼便利,但若能藉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,那麼我想,這項畢生受用的能力就值得我們一試。
—
※本文章由 COOPER 高博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原創,版權所有。歡迎分享並註明出處與本頁連結。我們樂於分享資訊,讓更多人受益,也歡迎大家交流想法。惟請勿未經授權全文轉載或改寫發布,感謝您的尊重與支持!※